
陳佩吟-木雕展 【蘋凡中的不平凡】
展期:2015/11/14–2016/01/10
時間:週二至週日早上10點至下午6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承德館(臺北市承德路3段131號4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承德館
服務電話:(02)2595-9650
木頭是孕育生命的植物,
不論是香味還是溫暖的觸感,
都讓陳佩吟非常的熱愛,
她認為木頭就像人一樣,
有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創造無限可能性,
在陳佩吟的創作中,
所有的元素都代表著親近的、生活的,
不論是木頭還是蘋果,
而在於作品的呈現上,
藝術家更是以〝家〞的概念來佈置這次在金車藝術空間的展覽,
展場內將融合傢俱和作品,
到現場參觀的觀者可以實際走進藝術家的生活,
你可以坐在沙發上欣賞茶几上的蘋果書,
也可坐在展場內的草皮上觀察可愛的大蘋果部隊,
藝術家希望觀者能以最輕鬆自在的方式和作品互動並留下美好回憶,
藝術不是高高在上或者距離遙遠難懂的事物,
藝術由生活而來,
藝術最棒的傳統不是創作藝術品,
而是將藝術作為改變人們生活的方式。
恩師李龍泉總是告訴她:「藝術由生活而來,從自己喜歡的事物開始,才能感動別人。」
因為這句話,陳佩吟開始思考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何,
會選擇「蘋果」當作創作題材,
一開始很單純的是因為陳佩吟很喜歡吃水果,
包包裡無時無刻總是有蘋果,
宿舍裡也總是能看見她開心的嗑著西瓜,
學生時期在外生活,
最方便的就是蘋果了,
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可以隨身攜帶。
就在陳佩吟開始木雕創作的時候,
突然發現吃蘋果和雕刻木頭很像,
一個是牙齒咬蘋果,
另一個是用刀子雕刻木頭,
一樣都是減法的概念,
但是不同的是,
蘋果吃完就沒了,
木雕藝術卻能保留下來。
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陳佩吟就很喜歡聽音樂,
也很喜歡音樂盒,
覺得音樂有種魔力,
可以左右人的情緒,
就像藝術創作一樣,
這件作品代表著陳佩吟自己,
陳佩吟希望她的創作也能夠帶給大家快樂和正向的感受。
「藝術由生活而來,但又有別於生活。」
藝術家陳佩吟認為藝術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處,
就是因為太過習以為常,
反而容易被我們忽略。
陳佩吟認為藝術存在於生活,
生活處處有藝術,
只要用心觀察,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微小事物都有可能充滿驚奇。
就像蘋果雖然是大家熟悉又常見的水果,
但是其實也可能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可能性,
她曾聽過一句話「從偶然中創造必然」,
陳佩吟希望她的創作是單純的並且可以帶給大家快樂和充滿正向的能量。
每本書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
在每個當下需要的也不同‧在忙碌的生活當中,
翻閱書籍,是可以產生很多不同想法及靈感的方式,
就像靈光乍現一般,
甚至突破一成不變的自己。
陳佩吟覺得可以多去翻翻不同類型的書本,
找一本對自己意義非凡的書,
一定會獲得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經驗及想法喔!